在日治時期,
台中市有兩座公園,
一座是台中公園,
另一座則是水源地公園。
不過水源地公園由於興建大量建築物,
綠地不斷萎縮。
日治時期興建游泳池、棒球場、神社、體育場、自來水設施,
戰後,
市政府興建文英館、孔廟、忠烈祠、國小(已遷走),
台灣體院與水公司也興建大量建物。
雖然土地所有權分屬水公司或是市政府等單位,
但水源地公園殘存綠地,
被包圍在水公司的範圍內,
無法進入。
不過2006年時,
為了解決洲際盃棒球賽的交通問題,
興建了球場聯外道路。
水源地公園的最後綠地,
現在可由電台街進入。
大門通常沒開,
所以汽車無法通行。
但可以走進去,
道路上老樹相當多。
走到底就到棒球場外野的新入口與停車場。
不過聯外道路西側仍是水公司停車場,
目前無法進入。
但道路東側仍有不少值得一看的風景與建築,
首先是水公司的舊建築。
這兩棟就在路旁,
應該都是日治時期的建築,
目前仍在使用中。
在這兩棟建築後面,
另一棟也是日治時期的建築。
這三棟可能是"第二集水井(1923興建)"的一部份,
不過苦無資料求證。
建築物旁有叉路,
可通往水公司的倉庫區。
叉路旁還有蓮花池:
土地廟:
回到棒球場聯外道路上,
路旁有抽水機,
與一座還算大型的水池。
水池原本在興建棒球練習場時,
預定要被填平。
但由於歷史悠久(日治時期)又有滯洪蓄水功能,
僥倖逃過一劫。
目前練習場改以支柱立於水池之上,
水池旁有橋樑連接池中的小島。
我以前說過,
市政建設必定符合"美麗之景,必有噁濫之處"。
很遺憾,
這裡也難逃這個問題。
就在過橋之後,
在水池中央小島上,
垃圾與噁爛....
燒紙錢???燒垃圾???
雖然綠地面積不大,
但水池、古蹟、老樹仍值得一遊。
希望未來噁爛之處能處理處理...
- Nov 15 Thu 2007 00:52
水源地公園綠地遺跡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