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中市政府,
不斷追加「新型候車亭」。
新型的候車亭到底有何特殊之處,
下面仔細來看看。
正面:
通常大型廣告看板排在前面,
候車亭在後方,
當然也有廣告看板一前一後兩座。
優點是,
廣告很明顯。
另外,
候車亭燈柱上,
「站名」相當明顯。
照片上寫著「自由路口」的就是燈柱。
大燈位於頂端,
下方柱子中也有燈,
夜間可以清楚顯示「站名」。
此外燈柱也是「公車路線圖」的刊登處。
內部:
以大型廣告看板為主體,
不過這座候車亭沒有廣告生意上門。
座椅:
相當簡易,
非常低矮。
玻璃板:
至於後方的玻璃塊,
功能不明。
推測在提昇造價上,
有一定功能。
背面:
候車亭寬度窄,
對於市區內狹窄的人行道,
算是一種不得不的適應。
候車亭的廣告看板相當顯著,
廣告效果應該不錯。
不過候車亭是搭車民眾遮陽、避雨的地點,
當然要適用看看。
入座後,
前方......
燈柱與廣告看板完全遮擋視線!!
廣告100分,
但候車亭實用功能仍不及格。
大概因為這個問題,
最近有些新建的候車亭,
結構上來個顛倒,
燈柱位於後方,
其他基本結構沒變。
看到這種"顛倒結構"的候車亭時,
總是讓我一陣苦笑。
看來台中市的公共設施,
還有神奇之處。
寫完才想到,
這種候車亭是「新版」的候車亭,
還有一種「舊版」的候車亭。
再寫一篇嗎?
既然已經寫完了,
就來個兩篇併一篇。
下面就來介紹「舊版」的候車亭。
正面:
沒有另外立看板,
跟「新版」的不同。
背面:
燈柱:
燈:
這燈在夜間還蠻亮的。
玻璃:
「舊版」候車亭的座椅後方是玻璃一塊,
大概是用來增加造價的吧。
座椅:
看板:
大概是不夠大,
所以「新版」的候車亭改成更大型的看板。
等車視線:
與「新版」的候車亭一樣囧。
看來新舊之間,
只有廣告部分有改進。
台中市的公共設施會如此神奇,
不是沒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