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到了軍功公園了解「台灣五葉松」的現狀之後,
當然要參訪一下,
公園內有大草坪、表演場、廁所、兒童遊戲區、步道、停車場、涼亭等等設施。
在使用建材上,
很多都是類似「敦化公園」的設計方式,
例如減少使用地磚、水泥等建材。

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
有一條「親水水道」,
非常值得一看。


水道終點:

1.jpg

水道阿!
不敢怠慢趕緊上前觀察。

終點入水口:

2.jpg

除了幾塊不協調的「巨石」之外,
看來水道是以生態工法製作,
溝底只有卵石,
當然卵石之下可能還有黏土層等結構。

不過入水口通道哪?
旁邊的木製平台吸引我的注意,
尤其是平台上還有一道門。

3.jpg

打開一看:

4.jpg

原來有「大機房」!
看來整個水道充當雨水收集設施使用,
可以回收公園內的雨水,
再處理使用。

至於下去一看究竟,
我看就免了,
怪噁爛的。

給監看本blog的市府臥底:
這門沒有鎖住,
恐怕會發生意外狀況,
煩請通報相關單位處理上鎖,
謝謝。

水道中點下游方向:

5.jpg

水道中點上游方向:

6.jpg

上游處生態池:

7.jpg

水池不大,
不過根據許多排水管來看,
應該也有滯洪池的功能。
池中水質很糟,
不過有大量的吳郭魚。

8.jpg

生態池旁邊,
就是源頭。

9.jpg

 


又是圓錐形石頭山!
看著看著,
突然「轟轟」作響。
回頭一看,
果然,
圓錐形石頭山就是出水口,
由縫隙滲出水來。

10.jpg

看來又是「馬達真萬能,電力造溪流」!

看來就是有人學不乖,
明明整條水道、生態池已經夠生態自然,
順便來個雨水回收再利用也是不錯的做法。
但是,
偏偏還要來個「電力溪流」來維持「河道」運作,

附近有不少灌溉溝,
可以當成親水水道與生態池的水源,
不耗電,
水源穩定。
再連接雨水下水道,
河道可兼公園排水、滯洪之用。
順便連接澆灌與雨水回收系統,
更是一舉數得。

也許,
要有個「血淋淋」的案例,
才能震醒一些人,
明天送上案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RET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