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樹種不太適宜當行道樹,
像是黑板樹、掌葉蘋婆等等,
不是根部會破壞人行道,
就是味道怪異。
雖然這些樹曾經大量栽種,
不過目前多數已經不再種植。
就在這些植栽退燒後,
換成小葉欖仁被大量種植,
越種越多,
近幾年更是多到嚇人。
搜尋網路,
眾多人行道植栽中,
小葉欖仁幾乎是一面倒獲得網友的喜愛,
這大概是小葉欖仁越種越多的原因。
當然,
另外在台東縣一度被選為縣樹也是原因之一。
其實小葉欖仁也不是很適宜當行道樹,
因為「板根」問題也很嚴重,
當然沒黑板樹、榕樹這麼誇張。
此外,
靠近小葉欖仁前要「多加注意」。
沒錯,
就是「多加注意」。
當然,
這不是小葉欖仁本身的問題,
這是因為「人為因素」,
相關案例科博館就看的到。
小葉欖仁:
這棵小葉欖仁「上白下黑」。
小葉欖仁:
另外幾棵也「上白下黑」。
懂園藝的都知道,
這叫「嫁接」。
簡單來說,
將某棵植物的莖切斷,
然後將另一棵植物的樹枝接上去。
有些情況下也可以接「其他種」植物的樹枝,
當然不是每種植物都能這麼做。
現場的小葉欖仁,
應該在幼苗時期,
就接在另一種植物「欖仁」上。
因為小葉欖仁一度太搶手,
培育不及,
所以一些園藝商就將小葉欖仁嫁接在「欖仁」上。
「欖仁」便宜又長的快,
又與小葉欖仁相近可以嫁接,
所以大量的嫁接植栽就出現在市面上。
西瓜嫁接到瓠瓜上,
這問題不大,
但小葉欖仁是行道樹,
一種幾十年,
等到小葉欖仁生長快過「欖仁」,
照片中這種「頭重腳輕」就……………出現了!
小葉欖仁(嫁接欖仁):
目前「頭重腳輕」還沒到臨界點,
但再過幾年,
站在「雙色」小葉欖仁旁邊請「多加注意」。
- Feb 02 Tue 2010 00:01
小葉欖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