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台中酒場目前大翻修中,
繼物料倉庫、七號倉庫、早期酒廠包裝場之後,
另外幾棟舊建築正進行整修。
半成品倉庫(五連棟):
新職工室(禮堂):
但除此之外,
最需值得注意的是"全區基礎及景觀工程"。
在台灣各地的景觀工程,
問題百出,
最後做出一堆丁丁,
能不特別注意嗎?
現在來看看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的大動作。
鍋爐室前:
近一點的廢磚是一間水泥小房子,
遠一點的那堆原來是什麼?
我實在不確定。
物料倉庫(八號倉庫)旁:
拆掉的是一些鐵皮棚架。
R-12:
看來在拆房子。
將這段建物拆除要做什麼?
打通一條連到三市場的通道?
莫非要開一道門,讓民意街攤商魚貫而入???
想不透!
另外還有很多工程,
不過由於施工圍籬,
無法進入,
到底還拆了什麼,
不太確定。
我更擔心的是,
掃掉了這些被官方認為"不美觀"的建物後,
原有酒廠的氣息將會消失,
成為一處"制式"的景觀。
地上排滿地磚加上地燈....
沿路都有光柱形成的光廊....
木製小舞台+木製棚架.....
玻璃景觀橋......
格格不入的入口意像(如台中公園大門,被市長下令拆掉的那座)......
我是認為"原味盡失",
已經無法避免。
例如:
又不是在"裝檢"!
為了遮掩老舊繡蝕,
竟然重新上漆!
離"製式"景觀又近了一步!
題外話...
酒廠內掛有很多酒廠的地圖:
地圖1_早期:
地圖2_較新:
最新的介紹:
看來被認定有"保存價值"的建物正漸漸減少,
下列10棟仍是介紹重點,
應該會妥善保存運用。
1.物料倉庫(八號倉庫), 1939
2.酒類倉庫及精米廠(釀造酒倉庫), 1936~1938
3.煙草儲存倉庫(七號倉庫), 1930
4.新職工室(禮堂), 1941
5.鍋爐室, 1928
6.配電室, 1925
7.舊汽罐室(機械修理廠), 1923
8.半成品倉庫(五連棟)
9.早期酒廠包裝場(陳酒原料倉庫), 1925~1931
10.技正室與副廠長室(化驗室), 1927
至於其他的建物,
看來是前途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