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於台灣各地的都市計劃,
常常漠視河流的特性,
總是將河溝地縮小,
不是拿來開路,
就是變成建地加以開發。
等到河水暴漲,
無處宣洩。
台灣各級水利單位與地方政府,
就會築起越來越壯觀的河堤、
興建越來越多的抽水站、
購置更多的抽水機、
開闢越來越多的截流溝、
整治更多的河道(不外是箱涵化、截彎取直)。
但有時水利單位會選擇另一種方式,
派出最愛的超級萬靈丹消波塊前往戰場。
今年很幸運,
在麻園頭溪(土庫溪排水)靠近崇倫里的地點,
就有一處堆放了超過100多座的消波塊,
形成非常壯觀的景觀。
近期下過大雨,
剛好可以驗收這些消波塊,
對抗溪水的成果如何。
以下今年三月底的照片:
三民麻園橋(三民西路)下游方向:
左側為西川二路土庫排水回流溝入口,
右邊則是消波塊大軍。
消波塊大軍(右邊第一批,左邊第二批):
消波塊大軍(第三批):
陣容不能說不壯觀。
回看全景:
岸邊還有預備隊:
大概是還沒運下去。
以下今年六月初的照片:
三民麻園橋(三民西路)下游方向:
原本在消波塊下方的砂石已經完全被沖走,
而消波塊移到左邊。
消波塊大軍(含原本第一、二批):
原本第一、二批的消波塊,
目前已經混在一起。
前排的消波塊已經東倒西歪、殘破不堪,
後排的狀況較佳,
但排列有些雜亂。
消波塊大軍(第三批):
在大水衝擊之下,
暫時擠成一堆。
不過損失慘重,
超過三分之一都殘破不堪。
回看全景:
梅雨季算是結束了,
不過目前消波塊大軍已經損失慘重。
未來颱風季後還能殘存多少,
值得繼續觀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