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卡玫基颱風,
烏日鄉光明村(阿密哩)大淹水。
不過新聞內容簡略不清,
實在不知道到底在講什麼。
那個地方以前就去過好幾次,
基本上是農業區,
不過小型工廠非常多。
主要以五光路向外聯繫,
其它街道都不寬,
多以「復光x巷」為名(連稱「街」都不夠資格)。
上個月「鳳凰」颱風期間,
又有新的新聞,
是工程單位在堆置沙包。
一看到畫面,
那不就是「光明排水」的堤防缺口!
坦白講,
那裡的堤防堆得像101大樓那麼高,
結構比鋼鐵還硬,
還是會淹水。
新聞記者與政論名嘴,
說了這麼多,
你們到底在幹麻?
要到現場,
可由烏日鄉新興路轉五光路,
再轉到復光六巷,
然後前方有一座橋。
橋下就是「光明排水」,
阿密哩當地最主要的排水溝。
由復光六巷往下游方向看去。
(2007.7)
(2008.7)
前方就是「光明排水」與「旱溪排水」的匯流處,
也就是淹水的原因。
沿著河堤再往前。
(2007.7)
(2008.7)
樹還在,
不過........
更前方的河堤,
現在也嚴重毀損。
(2008.7)
再往前,
前方就是堤防缺口。
(2007.7)
(2008.7)
當地「旱溪排水」的河堤,
為了增強土提的結構,
表面還佈置了蛇籠。
由於怕高度不夠,
還加了兩層水泥樁,
所以當地是有堤防的,
高度並不比對岸低。
比對兩張照片,
只有左側轉角處損毀,
目前堆放消波塊應急。
至於其他部分,
大多損害不大。
(2008.7)
(2008.7)
淹水的原因,
在於為了讓「光明排水」匯入「旱溪排水」,
堤防留了一處缺口。
可以發現,
「光明排水」的堤防比「旱溪排水」矮太多了。
「旱溪排水」水位只要上升1到2公尺,
就會超過「光明排水」的堤防高度,
更何況當天的溪水,
幾乎已經高過「旱溪排水」的堤防。
下場只有一種,
溪水由堤防缺口倒灌進入「光明排水」。
「光明排水」連區域排水的資格都夠不上,
怎能容納倒灌的溪水,
當然水淹光明村。
當地不只是要更穩固的堤防,
還需要一處大型水門。
平常時開啟,
在旱溪排水溪水暴漲時關閉。
然後再由抽水站,
將「光明排水」的溪水抽到「旱溪排水」。
不過話說回來,
我沒記錯的話,
整個台中市沒半個這類抽水站,
到是大台北地區有一大堆抽水站(由中央出興建與管理經費,再由地方管理)。
也許台中這裡是次等國民,
所以沒需要。
也可能是大台北地區防洪系統已經爛掉了,
猶如躺在加護病房,
醫生不斷下猛藥,
賭賭看能不能起死回生。
而我們這裡,
只需偶爾掛掛急診。
當然未來會不會也進加護病房,
這就不是我所能預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