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
社區營造已經成為一種熱潮。
在台中市,
各種登記有案的社區發展團體,
也達上百個。
當然,
有的名存實亡,
有的年年得獎。
社造的方式千奇百怪,
可以是一場活動,
也可以是一項建設,
當然也可以為"社造"而"社造"。
由於"活動"相當難掌握,
目前,
HERETIC決定先搜尋各項看的到的"社造成果",
以後陸續提供給各位參考。
永興里位於台中市南區,
原先多為工廠與農地,
近年都市計畫變動,
已漸漸轉變住宅區。
當地傳統的信仰中心為永興宮,
自然而然,
永興宮前的廣場,
就成為社造景觀工程的地點。
永興宮:
一樓為廟方管理室,
也是社區發展協會的所在。
介紹看板:
永興宮前廣場的社造工程,
以當地兩家已經消失的工廠為設計重點,
一家為從日治時期就已經存在的"台灣火柴"公司,
另一家為"遠東漁網"公司。
這兩家公司都曾有風光的歲月,
後來都不敵時代的變遷,
關門歇業。
火柴型路燈:
特殊座椅:
火柴型座椅:
網事回味裝飾:
改善廟前廣場景觀的同時,
將景觀裝飾與當地歷史相結合,
算是這項"社造"的呈現方式。
既然來到這裡,
當然要看看,
這兩家工廠的現況。
台灣火柴現況:
目前廠房已經開發成住宅區(不只照片中這一處),
一間日治時期就有的大工廠,
現在半點遺跡也沒有。
至於火柴博物館,
目前仍然難產。
遠東漁網現況:
目前為"日光行宮"社區。
日治時期,
南區被定位為工業區。
不過隨著都市發展、產業變遷,
現在大小工廠紛紛移往台中縣。
現在南區的生活型態是改變了,
不過生活品質提升了嗎?
這又是另一件要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