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山東側直到筏子溪河岸,
並排著一連串的水圳,
灌溉區域由大雅鄉延伸到西屯區,
部分還一直延伸到寶山里、文山里、春社里、同安厝等地。
這些水圳,
包括有大社支線(新圳)、浮圳、中央支線、橫山支線、紅圳、番仔圳、草湳圳、廟前圳、下埒圳。
但在土地大量開發之後,
很多都已經中斷,
以前多因為台中工業區的開發,
近年則是中科與自辦重劃區的開闢。
通常來說,
稱作「番仔圳」,
通常是因為水源是向平埔族承租水權而來。
不過葫蘆墩圳的上埤、下埤、下溪洲三大系統,
都是向平埔族承租水權而來,
因此,
實在不清楚為何只有這一條水圳被稱為「番仔圳」。
有少數地圖,
是寫成「番仔寮圳」。
一般來說,
這通常是指這條水圳會經過一處稱為「番仔寮」的地方。
不過,
由橫山與林厝一帶,
似乎也沒有「番仔寮」這地名。
總之
就是不知道………..
水埤:
攔水壩是設在十三寮排水,
所以「番仔圳」的水源並不是直接來自葫蘆墩圳。
地點位於下橫山土地公廟旁,
旁邊就是大雅排水與十三寮排水匯流成為筏子溪的地點。
取水水門:
水門並不大,
這條圳的規模跟紅圳差不多。
下游方向:
下游方向:
地點位於振興路路旁。
下游方向:
下游方向:
水圳進入前方福雅路的地下箱涵,
然後消失……….
「番仔圳」再次出現,
是在安林路與福雅路路口(上游方向) 。
安林路在左邊,
福雅路在右邊,
兩路交會處就在照片正前方。
左邊是安林路上的聖林橋,
林厝排水則由左向右穿過,
然後進入福雅路路底下的地下箱涵。
照片右邊是一座攔水壩,
攔著林厝排水的溪水形成一座水埤。
「番仔圳」先將水注入這座水埤,
然後再到另一側取水,
藉此越過這個障礙。
水埤另一側的取水口(下游方向) :
下游方向:
經過林厝排水聖林橋旁的水埤後,
由於混入林厝排水的紅土泥水,
基本上水質改變不少,
尤其是下雨過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