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一次的八寶圳介紹,
只介紹到電火圳的取水口。
接下來的部分,
兩條圳分別在山腳(八寶圳)與山腰(電火圳)。
八寶圳下游方向:
這是從電火圳旁的步道所看到的八寶圳,
這地點距離兩圳分流處沒多遠,
不過兩圳間就出現一段高度落差。
電火圳下游方向:
沿線有步道,
水量大,
水流緩慢。
為了產生水位落差,
提供社寮發電廠使用,
電火圳只好不隨地勢往下流,
以緩和的坡度,
設置在山腰上。
電火圳一號沉砂池(上游方向):
由於水中泥沙太多會影響發電,
所以電火圳沿途有設置三處沉沙池。
照片中中間偏左,
是溢流孔,
在水量太多時可以將水送到山下的八寶圳。
八寶圳下游方向:
八寶圳沿途多半並沒有道路,
很難沿途探查,
這處拍照地點剛好有一條橋。
沿途:
在電火圳旁的步道,
沿途可以看到許多村落與果園,
在一些地點也可以看到大甲溪。
八寶圳:
接下來還個對比…………
山腳:
八寶圳_長春橋上游方向:
長春橋下游不遠處有伯公廟。
廟後方有百年樟樹與楓香,
是當地的信仰中心。
八寶圳:
山腰:
電火圳_二號沉沙池:
沉沙池之後不遠處,
可以看到伯公廟兩棵百年老樹。
只看到樹頂,
可見兩圳高低落差是越來越大。
電火圳:
待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