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寶圳下游方向:
照片中較遠處是國中一號橋。
接下來做個對比,
地點位於梅子古道。
梅子古道_電火圳下游方向:
梅子古道是當地上山的舊路,
由照片中右邊經過橋往山上走,
左邊涼亭旁有開闢紀念的石碑。
梅子古道_八寶圳下游方向:
拍照地點在一座橋上,
過橋再往前走一小段,
就是梅子古道上山階梯的起點。
過了梅子古道,
山下的八寶圳很難通行,
山上的電火圳步道也到了終點。
雖然步道還可以走,
不過很多地方缺乏護欄,
不太安全,
而且末端也不通。
我雖然還有繼續往下走,
不過我不建議再走下去。
電火圳下游方向:
這是溢流口。
電火圳下游方向:
電火圳下游方向:
前方就是三號沉沙池,
由於已經是發電廠的範圍,
無法進入。
接下來電火圳改進入一條大鋼管,
直衝山下的社寮發電廠,
以這一段水位落差進行發電。
下一段要看到電火圳與八寶圳,
就需要繞行到萬仙街。
八寶圳上游方向:
會流處:
右邊是社寮發電廠,
水門則是電火圳發電後的排水門。
電火圳就在這裡匯入八寶圳,
旁邊除了發電廠,
還有一座伯公廟,
就在萬仙街路旁不遠處。
萬仙街下游方向:
前方是食水嵙溪。
食水嵙溪上游方向:
照片左邊的水流,
就是八寶圳。
當然,
這只是暫時借用食水嵙溪的河道,
在下游自來水場附近又再度復活,
詳見「八寶圳中下游段(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