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寶圳在下游分成數個支線,
有上埤支線、中埤支線、下埤支線、廍子埤支線等四條,
由於十期重劃、新都重劃、新光區段徵收、九期重劃等土地開發,
很多圳路都已經消失。
下埤支線的上游部分目前較完整,
中下游段已經變更很多,
有些連遺跡都看不到。
起點:
右邊是下埤支線,
左邊是廍子埤支線,
地點在潭子鄉,
距離縣市交界處不遠處。
下游方向:
水量不大,
因為下游灌溉區大多已經消失。
下游方向:
下埤支線與莿仔埔坑匯流處:
照片中是莿仔埔坑,
是一條源於聚興山區的山溝,
而下埤支線位於照片右下角,
正匯入莿仔埔坑中。
下游方向:
這一段下埤支線是與莿仔埔坑共線。
共線的原因,
是為了穿過莿仔埔坑的河道。
水圳要穿過河川有很多方式,
像是水道橋、地洞等等。
有時候可以先匯入河川中,
等到下游適當的地點,
在設置攔水設施,
重新引水接續下游的圳路,
而下埤支線在這一處就是採用這種方法。
沿莿仔埔坑往下游沒多遠,
就可以看到一處攔水壩。
下埤支線的取水處,
就在照片中有檳榔樹的地點。
取水水門:
水質看起來還不錯,
不過水量非常少,
因為下游的灌溉區只剩到松竹路路旁一小部分。
松竹路一段上游方向:
至於下游的部分,
由於重劃區的開闢,
很多都被廢棄,
下次再繼續介紹,
待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