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
台中市府在多處地點設置自行車道,
地點分別在南屯溪沿岸、旱溪沿岸、筏子溪沿岸、高鐵高架橋下等地。
其中比較不一樣的,
是目前在梅川園道施工興建的自行車道。
這項工程相當奇怪,
預算科目不知藏在十多本今年度預算書中的什麼地方,
跟鄰近的「台中市美術園道(五權西一西二街)人行及景觀環境改善工程」又不太一樣,
總之相當神秘。
施工現場(東側):
施工現場(中間):
施工現場(西側):
看起來,
整個園道由原先的:
人行道-舊自行車道(木棧道)-綠帶-人行道-綠帶-人行道
變更成下面這種排列:
人行道-自行車道(翻新)-綠帶-人行道-綠帶-自行車道(新設)-人行道
首先,
這地點早在2004年就開闢過自行車道,
是用中央補助款興建。
當年施作有很多問題,
經過五年多,
市府的補破網工程終於端上台面。
方法很簡單,
將舊的快濫掉的自行車道(木棧道)更新,
再縮小綠帶面積,
設置另一方向的自行車道。
我是不太看好這項工程,
因為預設的自行車道上有很多障礙物,
其中配電箱與地下箱涵(梅川)的人孔,
都很難處理,
而且現場也沒有要處理的跡象。
梅川園道本來就不寬,
先後設置大量的遊憩設施與自行車道,
空間是越來越擁擠
是越好還是越亂?
是滿足民眾需求還是綁樁成效卓著?
都需要民眾自己想想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