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十四期市地重劃已經動工,
當地的景觀在兩三年前內即將全部消失。
因此,
去年多次探查后庄、陳平、七張犁、水湳等地的水圳與溝渠,
目前已經完成大半。
這些溝渠以前多為水圳,
不過下游的部分很多已經變成排水溝。
由於多半沒有名稱,
因此我只能以溝渠經過的地點、道路來暫時命名,
目前整理出來的有新興路水圳、中港巷水圳、敦化公園水圳、雷中街排水溝、四平路排水溝、陳平路排水溝等。
雷中街排水溝
北屯區雷中街旁曾經有一條溝,
當地的中年人幾乎都有見過,
不過現在被埋在路底下看不到。
根據日治時期的地圖,
這條溝應該是一條水圳,
是由石碑分線分出,
最後匯入何厝當地人所稱的「販仔厝溪」中。
平德路與雷中街口:
正前方放機車的地方,
就是目前雷中街排水溝看的到的起點,
跟日治時期地圖所標示的地點相去不遠。
至於更上游在哪?
坦白講很多地方都很可疑,
不過都沒見到證據。
陳平路60巷19弄上游方向:
水很少很噁濫,
應該是附近住家的廢水。
然後雷中街排水溝轉彎進入陳平路60巷19弄路底下,
沒多遠,
就再轉彎,
進入旁邊的雷中街91巷。
雷中街61巷上游方向:
這一段應該是最後屬於「明溝」的部分,
接下來都已經加蓋,
成為地下排水箱涵。
雷中街59巷下游方向:
下游方向:
前方是雷中停車場,
雷中街排水溝就在地下。
第一次到這裡是五年前的事,
當時就覺得這處停車場實在太奇怪。
果然,
又是因為河溝的關係,
社區才會多出的公共設施。
在往下是雷中街25巷,
然後就看不到河溝的跡象。
不過只要細心一點,
就會發現這處圍牆有點怪,
怎會沒蓋房子?
繞到另一邊:
灰色汽車後面有除了圍籬,
地上還有「雷中橋」的護欄與橋頭柱。
雷中街上游方向:
地上的人孔蓋,
是雷中街排水溝僅剩存在的證據。
過了中清路,
景觀又再改變。
上游方向:
照片左邊可以看到以前圳溝的堤岸,
又是一條加蓋之後所形成的巷道!
五年多前剛開始追溯河圳時,
就被這條巷道弄得一團亂。
大鵬路下游方向:
雷中街排水溝就位於水果攤下方。
接下來沿著大鵬路59巷與中清西二街92巷往南,
一路上都有人孔蓋。
過了中清西二街,
變成當地的人行健康步道。
長安路二段197巷下游方向:
前方是長安路二段,
然後就消失了,
距離日治時期地圖上標示的末端距離並不遠。
很可能是匯入長安路二段路下方的排水箱涵,
不過四周都沒很確定的跡象。
這條水圳目前算是死很久了,
大概是當地最早就陣亡的圳溝。
至於這就是進步?
還是所謂的繁榮?
理論上這就不是HERETIC的業務範圍,
請洽當地的地價公信徒……
- Jan 11 Tue 2011 00:02
雷中街排水溝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