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卡玫基風災,
柳川中、上的災情不大,
不過在下游烏日區仁德里、前竹里造成嚴重的災情,
也使的延宕數十年的柳川整治案,
終於開始進行。
整治工程在2009年發包設計,
2010年中陸續開工,
兩的工程案目前進度約在百分之八十六、九十四左右。
以下是今年二月的情況。
第一九張犁橋上游方向:
遠方可以看到環中路。
河道兩側的舊堤防全部拆除,
將河道加寬。
不過看起來,
依舊是比上游不遠處大慶街附近的河道要窄。
看來早年縮減河道的問題,
恐怕不是這麼容易解決。
精忠橋(烏日區中山路)上游方向:
前方是第一九張犁橋,
據說是日治時期所興建的橋樑。
第一九張犁橋有三座橋墩,
照片中最左邊的橋墩已經被現在的河堤包圍,
由這裡就可看出河道在都市化中的縮減的嚴重性。
登山橋上游方向:
前方的橋就是精忠橋,
右邊的堤岸(有樹、房子)是以前柳川堤防。
現在左邊開出新河道,
不但拓寬,
也拉直河道。
下游方向:
照片右邊是以前省道邊的黃昏市場。
黃昏市場是違建,
前年已經拆除,
目前大部分變成新河道的一部分。
上游方向:
拍照時站的地方是以前的黃昏市場,
當然現在大多變成了河道。
前方是登山橋,
根據一些消息,
精忠橋、第一九張犁橋、登山橋以後都會重建。
下游方向:
前方的河道是新開闢的,
並非是舊柳川河道擴寬。
以前的舊河道,
大約在照片左邊竹林附近彎向左邊。
前德橋(光德路)上游方向:
左邊是新河道,
右邊是舊河道。
舊河道上游已經斷流,
看起來似乎是要廢棄。
這一段廢棄的柳川河道,
可以看到柳川舊有的風貌。
廢棄舊河道:
由於上游斷流,
下游又不太通,
累積不少水。
雖然只有田間餘水匯入,
不過呈現暗紅色,
看來累積了相當多的汙染物。
廢棄舊河道:
這一段比上一張要下游一點。
水排不出去,
有如牛軛湖。
我是沒看到設計圖,
這一段廢河道的命運我就不知道了。
我覺得應該可以保留,
轉變成滯洪池。
前德橋(光德路)下游方向:
新河道在右邊,
舊河道在左邊,
又產生一段廢河道。
廢棄舊河道:
第一次來到這裡不過是六年前的事,
沒想到現在就會消失。
河道有部份仍是土堤,
上面只有竹林,
算是較接近柳川原貌的一段。
復光橋(復光三巷)上游方向:
右邊是旱溪廢河道,
左邊是柳川,
這是兩河的匯流處。
旱溪廢河道仍跟以前一樣,
不過柳川已經完全改變。
柳川:
驚人的箱籠護岸,
但不知能撐多久!
復光橋(復光三巷)下游方向:
旱溪廢河道的整治工程也正在進行,
看起來規模更大。
柳川河道的變更廢棄,
卡玫基颱風對當地造成的災害,
事實上這都是有可能可以避免的。
當年開闢環中路時,
若是同時在下方設置大型地下箱涵,
將溪水提早排入旱溪廢河道,
甚至是直接排入大里溪中,
就可以減除柳川下游過大的防洪壓力。
雖然環中路有多處是高架,
但這並不是做不到,
像是同安厝排水的箱涵就在高架道路(烏日區高鐵路)路底下。
不過當年環中路興建時並未這樣考慮,
現在時機已經不再,
能選的方案,
就剩徵收土地開挖新河道。
至於下一代台中人記憶中的河川會是如何?
是巨大的堤防?
堤頂的自行車道?
河底數不清的消波塊?
還是熱死人的大太陽!
- May 15 Sun 2011 00:01
柳川下游段整治工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