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中都會型河川排水污染整治及河道環境改善工程分成兩期,
一期工程由中正路到南屯路,
二期工程由學士路到中正路,
這兩期工程在前年陸續開工,
總經費約一億八千多萬。
工程的內容有很多,
根據大紀元新聞「打造生態環境 中市柳川變身休閒河廊」,
有以下這段:
「黃晴曉指出……(刪)……整治工程還包括加強河岸沿線植栽綠美化,增設柳川自行車道系統(人車分離)及休憩空間(座椅)設置、夜間照明設施與代表柳川的風車地標。」
因此,
今天就由學士路往南,
帶各位參觀一下自行車道與河岸沿線植栽綠美化的成果如何。
由學士路往南,
先看自行車道的設計。

在舊有的人行道上,
畫上藍線代表可以騎自行車。
人車並未分道,
這可能是受限於空間不夠大。
右側的植栽區域相當寬闊,
比以前用欄杆分隔要好很多。
再走沒幾步,
就看到亂象。

雖然花了很多錢,
但很多亂象並未改善,
尤其是私人佔用的問題。
我是覺得,
要做就要玩真的,
這樣做半套,
算什麼「感激與進步」?
往南沒多遠,
到了路口。

這是要自行車騎士表演特技嗎?
更要命的是,
騎在自行車道外與他人發生車禍,
上法庭恐怕是輸定了!
又是台中市政府設下的陷阱!
接下來,
路旁有更多亂象。

首先有廢棄物….
接下來,
竟然還有人種香蕉。

這些問題在施工前就已經存在,
結果在施工時竟然不處理。
聽說這一帶背後相當有勢力,
恐怕就是亂象遲遲無法改善的原因。
再來,
最神奇的空中纜線。

有人將木條綁在樹上,
當成纜線的支架,
看來當地已經無政府!
過了五權路,
亂象減少不少。

當地的植栽綠化維護的比較好,
據說是因為有當地的居民在管理。
看來,
面對市府自動失能,
民眾不自救,
只有繼續爛下去一途。
到了公園路,
過馬路的自行車道只有這一條,
沒得選。

過了馬路,
自行車道右彎進入停車場中,
真是創意十足。

真的只能這樣設計嗎?
面對對向來車實在有些危險。
接下來,
到了大誠街。

又是沒得選,
但是這次過了馬路之後,
自行車道往右轉。

這真的可以騎嗎?
這不是逆向嗎?
有辦法騎嗎?
難道柳川自行車道只能由南往北,
沒辦法由北往南騎?
最後,
自行車道進入興中停車場。

由成功路到公園路這一段,
設計上實在有問題,
難道沒有其他的方案嗎?
只能這麼做嗎?
真是一連串的問號。
接下來,
中正路以南的部份,
問題較少,
礙於篇幅,
下面的介紹就較精簡。
中正路以南的車道:

藍色路面是自行車道。
雖然與人行道連在一起,
但寬度夠,
人車的衝突較小。
但比較奇怪的是,
到了路口,
卻不再畫自行車道的標線。

難道一項工程會有一市兩制嗎?
再往南走一段路,
可以看到風車地標。

又是風車!
至於風車跟柳川有什麼關係?
這又是個謎。
最後快到南屯路一段路口之前,
新設了一座自行車景觀橋。

這座橋解決了以前環台中市自行車道的一處大漏洞,
順利連接梅川園道上的自行車道。
工程完工了,
但問題才剛開始。
留下來的亂象如何處理?
日常的維護要如何做才不會擺爛?
自行車道的安全誰來把關?
都見不到市府的關心,
只見到市長做個見證成果的秀。
面對這種現況,
HERETIC呼籲大台中的市民,
要有覺悟......
一期工程由中正路到南屯路,
二期工程由學士路到中正路,
這兩期工程在前年陸續開工,
總經費約一億八千多萬。
工程的內容有很多,
根據大紀元新聞「打造生態環境 中市柳川變身休閒河廊」,
有以下這段:
「黃晴曉指出……(刪)……整治工程還包括加強河岸沿線植栽綠美化,增設柳川自行車道系統(人車分離)及休憩空間(座椅)設置、夜間照明設施與代表柳川的風車地標。」
因此,
今天就由學士路往南,
帶各位參觀一下自行車道與河岸沿線植栽綠美化的成果如何。
由學士路往南,
先看自行車道的設計。

在舊有的人行道上,
畫上藍線代表可以騎自行車。
人車並未分道,
這可能是受限於空間不夠大。
右側的植栽區域相當寬闊,
比以前用欄杆分隔要好很多。
再走沒幾步,
就看到亂象。

雖然花了很多錢,
但很多亂象並未改善,
尤其是私人佔用的問題。
我是覺得,
要做就要玩真的,
這樣做半套,
算什麼「感激與進步」?
往南沒多遠,
到了路口。

這是要自行車騎士表演特技嗎?
更要命的是,
騎在自行車道外與他人發生車禍,
上法庭恐怕是輸定了!
又是台中市政府設下的陷阱!
接下來,
路旁有更多亂象。

首先有廢棄物….
接下來,
竟然還有人種香蕉。

這些問題在施工前就已經存在,
結果在施工時竟然不處理。
聽說這一帶背後相當有勢力,
恐怕就是亂象遲遲無法改善的原因。
再來,
最神奇的空中纜線。

有人將木條綁在樹上,
當成纜線的支架,
看來當地已經無政府!
過了五權路,
亂象減少不少。

當地的植栽綠化維護的比較好,
據說是因為有當地的居民在管理。
看來,
面對市府自動失能,
民眾不自救,
只有繼續爛下去一途。
到了公園路,
過馬路的自行車道只有這一條,
沒得選。

過了馬路,
自行車道右彎進入停車場中,
真是創意十足。

真的只能這樣設計嗎?
面對對向來車實在有些危險。
接下來,
到了大誠街。

又是沒得選,
但是這次過了馬路之後,
自行車道往右轉。

這真的可以騎嗎?
這不是逆向嗎?
有辦法騎嗎?
難道柳川自行車道只能由南往北,
沒辦法由北往南騎?
最後,
自行車道進入興中停車場。

由成功路到公園路這一段,
設計上實在有問題,
難道沒有其他的方案嗎?
只能這麼做嗎?
真是一連串的問號。
接下來,
中正路以南的部份,
問題較少,
礙於篇幅,
下面的介紹就較精簡。
中正路以南的車道:

藍色路面是自行車道。
雖然與人行道連在一起,
但寬度夠,
人車的衝突較小。
但比較奇怪的是,
到了路口,
卻不再畫自行車道的標線。

難道一項工程會有一市兩制嗎?
再往南走一段路,
可以看到風車地標。

又是風車!
至於風車跟柳川有什麼關係?
這又是個謎。
最後快到南屯路一段路口之前,
新設了一座自行車景觀橋。

這座橋解決了以前環台中市自行車道的一處大漏洞,
順利連接梅川園道上的自行車道。
工程完工了,
但問題才剛開始。
留下來的亂象如何處理?
日常的維護要如何做才不會擺爛?
自行車道的安全誰來把關?
都見不到市府的關心,
只見到市長做個見證成果的秀。
面對這種現況,
HERETIC呼籲大台中的市民,
要有覺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