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區舊社里有一地點被稱作抄封地,
當地有幾戶人家,
也是舊社里最後種菸葉的地方,
另外還有一座很特殊的賴德友古墓。
幾年前曾經訪問過當地人,
有居民說當地是很特殊的一塊地,
是一處鯉魚吐珠穴。
多年前有一次洪水,
整個區域被大水包圍,
像一座略成圓形的島嶼。
我是不太信風水,
不過的確是一處很奇特的地方。
這是日治初期的台灣堡圖(取自中研院人社中心台中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這塊區域周邊,
東側是旱溪,
北、西、南邊都是岩壁,
很可能是旱溪的一處舊曲流,
抄封地就被包在其中。
這是1921年地形圖(取自中研院人社中心台中百年歷史地圖)。
東邊是旱溪,
西邊是舊社圳,
舊社圳有分出一條溝往東南延伸,
最後匯入旱溪。
這條溝應該是舊社圳的一條排水溝,
幾年前還在,
暫時稱作「鯉魚吐珠溝」。
這是1948年航照圖(取自中研院人社中心台中百年歷史地圖)。
旱溪、舊社圳、「鯉魚吐珠溝」都很清楚,
另外北邊的界線也很清楚,
不過不太確定是否是一條溝,
還是舊地圖標示的岩壁。
根據地形,
被溪水包圍應該不是唬人的,
接下來介紹這條「鯉魚吐珠溝」。
東北側與旱溪交會處,
這一段看不到舊痕跡。
我猜是後來旱溪堤防興建後徹底與旱溪分開,
這一段就永久消失了。
這是舊社巷旁舊社圳的排水門,
也是「鯉魚吐珠溝」的起點。
上游方向。
從水門分出後,
這條溝並不大。
下游方向。
都長滿草,
看來平常放水不多。
這是「鯉魚吐珠溝」下游的情況。
突然間變大好多倍,
變成巨型排水溝,
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
下游方向,
前方是旱溪堤防。
堤防外是旱溪。
排水門情況。
水量很少,
因為前幾張照片中「鯉魚吐珠溝」的水是不流動的。
這一篇的照片是2011年拍攝的,
雖然是不久之前,
不過景觀都消失了。
當地因為要蓋捷運綠線維修廠,
整塊地都劃入區段徵收,
現在因為施工,
地貌完全改變。
「鯉魚吐珠」與抄封地也永遠消失了,
這是時代的進步,
還是另一場土地投機的開始,
這大概只有抄封公可以給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