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前介紹過大智排水,
不過仍有謎團沒有解開,
哪就是大智排水從哪來的。
大智排水下游段是八七水災前旱溪河道,
中游段被大智公辦市地重劃拉直,
至於上游段,
應該在台中糖廠內,
不過在加油站旁被檳榔攤擋住看不到。
經過多年研究,
仍是問題多多,
最後仍是靠舊地圖比對才有結果。
節錄自中研院人社中心台中百年歷史地圖。
1926年臺中市改正圖中,
綠川已經改道變成沿著精武路與雙十路一段,
至於舊河道則是進入當時的練兵場。
舊河道有分出一條分流,
往東繞過富台防空洞,
然後以非常直的河道往南。
這是上一張的下半部。
這條往南的分流穿過鐵路與糖廠宿舍群後匯進入一段暗管,
然後匯入糖廠的水池。
水池南端再分出一條溝,
連接現在的大智排水中游段。
看了很多舊地圖,
有幾點可以得知:
1.水源來自綠川。
2.沿著目前的進德路往南(有我認識的人見過)。
3.進德路旁的溝很直,應該是人工挖掘,大概是為了提供糖廠用水。
4.糖廠水池以南的河道非常彎曲,應該是舊有溝渠。
這是福聯新城南邊的邊界,
以前應該就在這裡,
不過現在看不到。
這也是福聯新城南邊的邊界,
有一些可疑的地方,
不過當地太混亂,
不太確定,
只好往下游去找。
前方是進德路,
左到右是南京路。
以前這裡有座橋,
不過現在應該被地下化。
這是節錄自「我的半生記(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
標題是「台中石頭灘仔」。
謝雪紅都走過,
就這樣不見了,
真是的...
鐵路旁有部分沒有加蓋,
終於可以看到,
水量很多,
看來已經成為進德路的排水箱涵,
然後,
下游又不見了。
我在以前的糖廠宿舍區(現在是客運停車場)找過,
不過沒有跡象,
或許與下游已經不通。
這地點在樂業國小與糖場區段徵收施工區之間,
溝以前應該在這裡。
不過找不到,
也許已經變成地下涵管。
這是泉源公園的水池,
前方的隧道應該就是舊地圖標示的暗管出口。
泉源公園水池全景,
比舊地圖中的水池要小很多。
下游方向,
就一根水泥管,
看來非要到另一端看看..
在新建國市場開工時,
順利混到裡面。
看來糖廠水池早就不存在,
連遺跡都沒有,
更不用講溝在哪裡了。
大智排水在我國中時候就看過,
當時還沒有加蓋成園道,
總是覺得這麼大條的溝怎會在大東紡織旁消失不見。
經過這麼多年,
目前找到一些殘跡,
像是前述的暗管出口。
不過因為新建國市場興建與糖場區段徵收動工,
現場幾乎都已經破壞掉,
或許再也找不到其他遺跡。
真是不知該怎麼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