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據日治時期地圖,
原本應該是一條山溝,
目前是一條沒有名稱的排水溝。
由於有通過「長瑞橋」,
暫時稱作「長瑞橋溝」。
在神岡區光復路350巷路旁,
浮圳的末端一分為四。
浮圳末端分出的灌溉溝中,
其中有一條沿著光復路350巷往東流。
過光復路之後,
溝渠改沿著光復路351巷往東流,
當時圳溝還很小條。
無名橋(光復路351巷)上游方向。
過了高鐵之後沒多遠,
圳溝截面突然加大超過十倍。
無名橋(光復路351巷)下游方向。
突然變大雖然很奇怪,
不過日治時期的地圖中,
這裡也是山溝有被畫出來的地點。
無名橋下游方向。
這是2006年的照片,
前方可見山皮水橋。
這是中央圳山皮水橋在2006年的照片,
樣式與泰安后里圳水橋類似,
疑似為日治時期興建。
這是今年的照片,
百件文資人陳案後,
文資審議三年半無進度。
上游方向,
山皮水橋之後有一段仍是舊式竹叢土堤。
下游方向,
2006年的情況。
下游方向,
這是上一張照片同一地點今年的情況。
右下是「長瑞橋溝」,
左下是「五汴橋溝」,
一條由神岡街上流過來的排水溝,
會流後沿大林路291巷往東。
待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