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廍仔溪發源於頭嵙山,
一開始往西流,
過新桃花源橋(廍子路)之後轉往南流,
通過欣豐橋(溪洲路)後再往西轉,
最後在東平橋(東平路)與大坑溪匯流,
形成大里溪。
因為大坑溪改道,
提早在太原六號橋(太原路三段)南側與廍仔溪匯流。
目前匯流之後的原廍仔溪河道多稱作大里溪,
所以,
介紹會從太原六號橋南側的匯流處開始介紹。
右邊是廍仔溪,
左邊是大坑溪與太原六號橋,
轉角處是變電所。
這是廍仔溪,
拍照地點跟上一張照片類似,
河道的情況跟上一張乾季的情況有很多差異。
河道中都是石頭,
沙子很多。
各位沒看錯,
我是站在河中央。
台中很多河川在乾季都沒水,
像是草湖溪、旱溪、大里溪、廍仔溪等,
我都曾經走河床渡河。
這是新桃花源橋興建時的照片,
左邊可以看到苧園坑匯入廍仔溪的箱涵。
新桃花源橋完工的情況,
左下方可以看到苧園坑匯入廍仔溪的箱涵。
為了這個箱涵,
新桃花源橋興建工程延宕很久。
這是2008年的照片,
河堤上突出的混凝土結構就是苧園坑匯入廍仔溪的箱涵,
景觀變化相當大。
上游方向。
上游方向,
再往上游很多地點只有土堤。
下游方向。
廍子坑橋下游方向。
雖然廍子溪平時水很少,
但是洪水爆發時仍是相當可怕,
這座廍子坑橋就曾經被沖壞過。
廍子坑橋上游方向,
前方進入山區溪谷。
至於下一篇,
我再看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