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過兩篇有關台中市客家多功能文化園區的文章,
不過問題的關鍵依舊不明。
那塊地的順向坡到底算不算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就算有,
到底危險性多大,
還是無法解答,
不過最近發現新證據。
這是節錄自「台中市客家多功能文化園區環境影響說明書定稿本」6-15頁,
下載網址為「環評書件查詢系統」。
簡單來說,
中央地質調查所認為舊東勢高工這塊地不屬於「地質敏感區」。
節錄自「台中市客家多功能文化園區環境影響說明書定稿本」附錄1-19。
這是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回函,
看起來沒有問題,
所以環評委員會在2014年9月18日進行第一次初審會,
2014年11月24日進行第二次初審會,
然後在2015年2月13日環評大會通過。
進行飛快,
看似符合程序,
看眞的是這樣嗎?
這是截圖自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公告區。
台中市境內的「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在2014年12月22日公告,
也就是在環評審議期間公告。
這是查詢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所得的結果之一。
客家多功能文化園區的用地中,
東勢段石角小段765-2、766-1、766-2、768等地號部份位於「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內。
環評審議期間公告,
結果繼續審議,
沒有新增這項資訊,
導致審議的資訊是過時的,
眞不知環評審議委員會到底在幹嘛?
這是截圖自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國土測繪圖資網路地圖服務」,
下方是石角溪,
中央聚落為劉屋,
左下是舊東勢高工的運動場與游泳池,
斜線區域為中央地質調查所所公告的「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雖然客家園區用地只有運動場北側一小塊位於敏感區內,
但是這是一處順向坡,
地層滑動是會威脅範圍外的區域,
更不用說已經示範過一次。
這是節錄自台灣百年歷史地圖「2014年台灣通用正射影像」。
劉屋東側的山坡地在2012年8月發生大規模崩塌,
發生原因是蘇拉颱風帶來的豪雨。
這是2012年9月由舊龍神橋往上游看。
這已經是搶救清理過,
據說當時還一度堵塞河道。
這是截圖自2012年8月的Googlemap街景,
崩塌的面積相當大。
這是截圖自2014年5月的Googlemap街景。
劉屋聚落與玉山高中都已經相當危險,
竟然要蓋客家文化園區,
眞是太扯。
環評開快車,
大概是要搶在地質敏感區公告前闖關。
現在闖過了,
恐怕問題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