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前往霧峰區調查一棵樹,
順便沿乾溪前往光復新村。
霧峰區振興街與中正路1105巷口。
根據 googlemap 街景,
電線杆旁被丟垃圾最少從2009年就開始,
真是台中之光!
這大概是建設局的新花樣,
防止割草割傷行道樹。
不過,
行道樹樹穴這麼小,
真的需要割草?
維護環境一定要用割草機?
這一段原本是乾溪匯入草湖溪之前的河道,
後來因為整治改道後廢棄。
廢棄十年間沒人管理,
種香蕉堆廢棄物,
真是無政府。
位於乾溪與草湖溪匯流處的北峰橋,
今年6月落成,
詳見市政新聞:「打造北峰橋串聯乾溪兩岸 民眾過溪免繞道」
這不是我的重點,
重點是榕樹在哪裡?
這是多年前的照片,
比對後這棵榕樹應該在北峰橋橋頭左邊。
市府工程再度幹掉老樹,
真是台中之光。
這是市府歷年吹捧的乾溪自行車道,
詳見:「霧峰乾溪河川環境營造計畫工程啟用典禮」、「視察霧峰乾溪自行車道 林市長:規劃二期車道串連周邊觀光景點」
將自行車道架高是對的,
不過對於樹木的態度相當腦殘,
詳見自由時報:「單車道施工怪象 植栽留小孔 路樹像被下緊箍咒」
被訐譙後是有加大空間,
不過國內的工程最糟的就是維護與管理,
現在每年都要調查與處理洞口大小,
真是在挑釁政府的能力。
這沒什麼好說的,
勇敢的台中人!
防汛道路旁有爐渣。
一大堆「好東西」,
看來霧峰要發了!
真是「有力者」,
不管幹什麼都行,
而且還一切合法。
蓋在農地上的鋼骨香菇寮業主看到後,
大概會感嘆為什麼自己不是「有力者」中的「有力者」。
這次竟然看到,
當然繞道前往看看。
政府弄了很多設施,
但環境不是很好。
蓋了橋但是被封鎖,
當「有力者」真爽,
「無力者」只能當飛人。
風災的枯枝落葉也可以推在農地上?
上一次風災已經是去年的蘇迪勒與杜鵑,
至於造成的問題詳見自由時報:免費領取卻乏人問津 樹枝再利用變成樹枝山
市府堆的?
民間業者堆的?
真是有問題。
燒阿!
再燒阿!
動不動就在修補堤防,
乾溪大概是大里溪流域中最易氾濫的一條河。
不過上游繼續大開發,
這次換成要蓋佛寺。
派系的角力場,
永遠就是這個樣子。
除了輔選,
大概就只能搞烏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