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盛綠川水岸廊道完工啟用已經一段時間,
前後也不知看過幾次。
有很多人寫過評論,
當然多是讚嘆的好棒棒,
面對「風華再現」的文宣浪潮,
也是該回應。
網路上有很多憂心綠川景觀被淹沒的說法,
但這應該是不會發生,
因為柳川模式並沒有套用在新盛綠川這個案件。
這是起點,
很明顯跟柳川模式不同。
柳川模式是將溪水引入地下箱涵,
然後在河道(箱涵上方)造景,
不過上游河道與景觀河道相接,
若是水量太大地下箱涵無法容納時,
溪水會進入景觀河道。
這是綠川施工時的照片。
河道下方也是設置地下箱涵,
不過這段河道並不與上游河道相接,
只有河道下方的箱涵與上游相接。
上游水再大,
只會灌爆箱涵,
不會淹沒造景。
這種設計,
大概是柳川模式太容易被水沖壞所做的修正。
這就是再生?
這是施工時的情況,
有沒有看到混凝土護岸?
加上下方的箱涵,
也是三面光,
在三面光上堆土種樹?
堆石頭築堤是有方法的,
但現在水利局只會混凝土萬歲。
最精彩的大概是在橋下。
市民看到這個,
90%都高潮了。
但是我將目光轉向對岸,
很懷疑對岸的木紋貼皮能撐多久。
櫻橋還在,
這大概是新盛綠川計畫少數做對的事。
橡膠樹原先要被移走,
最後逃過一劫。
四十多年前余如季發起同心花園綠美化活動,
當時在綠川旁種很多樹。
經歷多年天災人禍後原本剩下不多,
再經過這一場浩劫,
剩沒幾棵。
茄苳老樹還活著,
真不知當年主管機關為什麼要申請取消受保護樹木列管?
這兩棵樹到底危害到什麼?
一場浩劫中只受到這些損傷,
真不知是喜還是悲。
這是箱涵與景觀河道匯流的地點。
由雙十路到中山路,
景觀河道並無分擔上游排洪的設計,
上游的水都進入箱涵。
這個箱涵比原本綠川露天河道要來的小,
大概是新盛綠川計畫最大的問題。
露天河道在大水時會溢堤,
地下箱涵在水太多時會............
這是警衛室,
每年維護與請保全大概又是錢坑。
至於亮點,
又是最國際那家。
這是警衛室上的告示,
「禁止席地坐臥」的法源在那?
警衛室貼有「臺中市景觀水岸管理要點」,
並無「禁止席地坐臥」這一項,
水利局真是毫無法治觀念。
跟台中公園禁酒一樣,
大概又是某種xx。
水利局一直到今年4月26日才修改「臺中市景觀水岸管理要點」,
補上「席地坐臥、曝晒衣物等妨礙通行或有礙觀瞻行為」。
一場風華再現搞到急忙修改管理要點,
不是有「培力」?
至於萬能的「培力」怎麼沒有「培」到呢?
理論上這就不是 HERETIC 的業務範圍
請洽林佳龍與周廷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