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空鐵道工程拖延很久才開放,
上的月前往查看。
這是尾端,
旁邊就是林森路/國光路,
前面有近幾天官方一直吹捧的「道碴蛇籠牆」。
這明明是「箱籠」,
麻煩都發局與廠商向水利局詢問「蛇籠」長怎樣。
公園綠地園道中有牆,
又在偏僻處,
最後都淪為民眾便溺專區。
或許豪宅沒這問題,
所以廠商不知道。
尾端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尾,
無法連到林森路與國光路,
以前唯一的出入口也封鎖好幾年,
見到遊客走到這裡不知如何出去。
工程都施工幾年了,
相關配套還不知在哪,
都發局還在自我吹噓,
真丟臉。
一個是全區導覽,
一個是老松茶亭的導覽,
竟然同張圖,
還放在一起。
除了提升造價,
有必要做兩個嗎?
老松茶亭附近種了很多赤松(根據樹上的廠商苗木名牌),
多棵狀況不好。
這種土質種赤松,
能活多久?
廠商大概豪宅案接太多,
喜歡這種植栽。
但是這裡不像豪宅建案可以全面換土,
有不計血本的澆灌,
保固期後大概又是從來。
別人是蓋屋子時剛好有棵樹在中央,
只好屋子包住樹,
現在這裡竟然故意將樹種在涼亭內。
狹窄的樹穴,
日照嚴重不足,
這倒底是什麼樣的豪宅品味。
接下來往北,
進入高架路段。
建國路一側,
周邊還沒動,
到底還要拖多久。
建國南路一側周邊已完工,
更北側還有水利局的工程也在收尾階段,
為何兩側施工落差這麼大,
至今沒有說明。
邊坡這樣真是看不下去。
土石不斷滑落,
澆灌不知在哪,
哪天豪雨坍塌,
應該也不會太意外。
跟台中文學館與糖廠湖濱公園構思都很類似,
真是同母兄弟。
這個千手觀音式的指標,
這是豪宅品味?
待研究。
往建國路依舊出不去。
因為建國路一側還有周邊工程在進行,
慢成這樣真不知是不是沒人管。
這是幹嘛?
有病嗎?
保留鐵軌然後種樹!
樹在這樣的環境長的會好嗎?
支架這樣擺跟沒有差不多,
這種作法真是嚇人,
都發局與監造廠商到底在哪?
都已經正式開幕,
電梯還是在養護中。
真是奇觀,
看來要養護到世界末日。
很多植栽樹穴上都有繩索。
植栽搬運時會用美植袋包裹樹球,
再用這些繩索來協助吊掛,
理論上種植完成都會拆除,
難道美植袋還在地下?
這無法挖掘確認,
但是過幾年樹突然死了,
就應該是,
北側盡頭。
目前車站內都封鎖。
往復興路也封鎖,
想借道二十號倉庫也封鎖,
那裡都去不了,
這個問題要問交通部與台鐵。
近幾天看到臉書「綠空鐵道軸線計畫-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說是獲得九項大獎。
九項大獎,
無人負評,
那我就第一個加負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