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次探查劉厝溪的取水口,
已經是三年前的事。
那地點雖然就在環中路路旁,
不過要走一道鐵梯才可以到達。
現在還有的印象,
大概就是一大群在釣魚的民眾。

不過,
現在才過三年,
那地點就在「大開發、大建設、大繁榮」的教條下一切通通都消失了。

東側:

1.jpg

前方為環中路內新庄仔溪的箱涵出口,
整個河堤都被拆光。

北側:

2.jpg

河道中出現大型的水泥結構,
而原有劉厝溪引水道與水閘門都已經拆光光。

西側:

3.jpg

照片左上方,
就是特三號道路穿越筏子溪的橋樑。

所以,
為了精密機械園區開發籌建的「特三號道路」,
前年已經將山仔腳坑加蓋成道路,
現在改換內新庄仔溪變成地下河。

我預言,
開了路、搭了橋、埋了溝,
仍是交通擁塞惡劣。
HERETIC:「只要土地過度利用,投資再多公共建設也解決不了面臨的困境。」


要走之前,
同行的友人覺得地上黃色的藤蔓很噁心。

4.jpg


我仔細一看.................

5.jpg

6.jpg


看起來應該是入侵植物「日本菟絲子」,
正在力戰另兩種入侵植物「番仔藤(槭葉牽牛)」與大花咸豐草。
不過菟絲子總類不少,
是不是仍須專家鑑定。

「日本菟絲子」被當成中藥引進國內,
結果目前變成非常危險的入侵植物。
目前危害範圍雖不及小花蔓澤蘭與香澤蘭,
不過更難纏,
清除也更困難。

年初在東大溪河床,
安學橋(協和北巷、水尾巷)下游也有見到。

7.jpg

由於在河床上,
下不去,
當時不是很肯定是不是菟絲子。

市府前幾年就清除過「日本菟絲子」,
現在這兩處地點,
希望解決起來應該問題不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RETIC 的頭像
    HERETIC

    HERETIC

    HERET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