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溪位於西屯區、龍井區,
是發源於國際街一帶的山溝,
經過榮總、東海大學,
最後匯入筏子溪。
目前命名是以普濟寺命名,
至於以前叫什麼名子,
目前查不到。
東大路以西部分分成很多條,
較複雜,
先介紹東大路以東的部分。
東大路下游方向。
一開始規模就很大,
由這樣資訊就知道周邊的開發案實在太多。
下游方向,
兩側都是榮總的院區。
不過這是2006年的照片,
目前這裡的景觀已經改變,
樹都被砍了,
連溝都看不到了,
真是一手高喊「水岸花都」要拆加蓋,
另一手有花大錢將溝蓋起來搞「普濟公園」。
明明是「排水道」用地,
竟辦起五千萬的假公園秀,
理論上這就不是HERETIC的業務範圍,
請洽胡志強與劉振宇。
普濟橋(台灣大道四段)下游方向。
這是2006年的照片,
當時因為多次水災有進行河堤整建。
普濟橋(台灣大道四段)下游方向,
這是2013年的情況。
看來一支手在搞三面光與溝中溝,
另一支手又在搞污水截流與景觀美化,
真是價值觀錯亂的市長姓胡團隊。
至於換市長一條龍團隊之後,
有待觀察。
接下來進入東海大學校區。
很多地方沒有興建堤防,
仍是原始樣貌。
至從水堀頭坑上游的紅土山溝被「整治」後,
這是少數還存在的自然紅土河岸。
近幾年聽說普濟溪又進行不少工程,
不知現在還在不在。
上游方向,
拍照地點在通往管理學院的一座橋上。
這是跟上一張照片同一地點,
不過上一張是2006年,
這一張是2013年。
(東海大學圍牆)上游方向,
當時正在進行整治工程。
這是跟上一張照片同一地點,
不過上一張是2006年,
這一張是2013年
可以發現,
對抗自然現象的代價就是「永續」工程。
(東海大學圍牆)下游方向。
下游被加蓋,
一直延續到景星橋(工業區一路)與台灣大道四段。
接下來,
普濟溪變成台灣大道四段路底下的排水箱涵,
直到連接到下游段。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