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普濟溪的調查相當困難,
一開始根本沒有資料,
上游與下游兩段很難能連想在一起。
接下來介紹下游段。
福安路下游方向。
這一段跟前一篇普濟溪(一)介紹的上游段已經不相通,
旁邊有廟前圳水門一座,
看來這段舊河道是當作廟前圳的排水道。
福安路55巷。
水量少之外,
水質相當可怕,
看起來都是家庭污水。
安和路下游方向。
水量大增,
跟上游差很多。
我猜是下埒圳有放水匯入其中,
不過都在地下,
看不到。
台灣大道四段上游方向。
這是2006年的照片,
目前所看到的通通都消失了,
毀於單元一安和自辦重劃。
普濟溪(一)介紹的河道進入台灣大道四段的地下箱涵之後,
最後會跟前面敘述的舊河道匯流。
由於匯流處都在地下,
在台灣大道路上根本看不到。
以下是匯流後的情況 。
台灣大道四段下游方向。
朝馬路上游方向。
都消失了,
變成地下箱涵。
上游方向。
下游方向。
前方是順安橋,
右邊高鐵柱子後方是協和堤防,
上方有紀念碑一座。
順安橋下游方向,
前方匯入筏子溪。
普濟溪與筏子溪匯流處。
這是從筏子溪對岸看過來,
左邊岸邊可以看到八七水災之後興建的協和提防。
東海橋下方的箱涵出口。
東海橋改建時,
將普濟溪地下箱涵延伸,
直接連往筏子溪。
所以普濟溪的終點變成兩個,
舊的在協和提防,
新的在東海橋。
對照普濟溪在經歷都市開發之後的變遷,
水岸花都到底還能不能繼續下去?
還是繼續騙?
這只能繼續看下去。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