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一條怪溝,
很多段看似沒關連,
其實是同一條。
在南區正義街與信義南街交岔口,
旁邊除了綠川之外,
還有照片中這一條小巷道。
巷道很窄,
兩側都沒有出入口,
很明顯是一條溝,
只是後來加蓋。
舊堤岸在路旁還看的到,
看規模大小,
應該是個灌溉溝。
再往下游,
巷道會通到忠孝路與濟世街交岔口。
過了忠孝路就可以看到「忠孝橋」的護欄,
接著就進入國光路美軍宿舍群後方的荒地。
由於有經過忠孝橋,
所以暫時就稱這條溝為「忠孝橋溝」。
根據舊地圖顯示,
「忠孝橋溝」會從這裡出來。
這條巷道在國光路與仁和路交岔口,
可以通往仁德街1巷與3巷,
消失的溝應該就在左邊的建物下方。
這是前述那條巷道與仁德街3巷的轉角處。
水質相當恐怖,
應該都是廢水。
仁義街上游方向。
以前河溝上的鐵皮屋是一間鐘錶店,
有位患有小兒麻痺的老先生專門修手錶,
我的第一支電子錶就在這裡買的。
仁義街下游方向,
溝就是翡翠麵食館的廚房。
這間應該開業超過二十年,
不過我好像沒去吃過。
仁德街13巷底往下游看,
真是噁......
復新街上游方向,
然後又不見了。
根據各種地圖,
「忠孝橋溝」是由綠川分出,
地點在現在的長春公園。
不過,
現場被加蓋看不到。
至於下游,
根據各種地圖與現場情況,
下游到哪裡去,
有幾種可能。
第一種,
根據比較舊的地圖,
穿過興大一村之後會往東偏,
然後在興大二村與「國光國小東側溝」匯流,
最後匯入旱溪。
「國光國小東側溝」我小時候見過,
不過在二十多年前正義街開闢時不見了。
第二種,
比較新的地圖顯示,
會分出一條沿著中興大學圍牆往西的分支,
最後匯入綠川。
這條我以前見過,
不過在三十多年前開闢興大路之後就消失了。
第三種,
我記得復新街與興大一村的圍牆邊有一條溝,
後半段變成箱涵,
最後在復新綠橋下匯入綠川。
當然啦,
這條溝在二十年前復新街擴寬後被加蓋,
目前也看不到了。
第四種,
中興大學椰林路舊理工大樓前有一條溝,
距離不遠,
有可能是相通的。
不過二十年前被校方加蓋,
現場也看不到東西了。
總之都看不到了,
消失在三十多年來的都市變遷中,
難以驗證。
就這樣,
真是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