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接上集...
過了學田路二號橋,
沒多遠就看到這座埤。
右上方是同安厝排水(與王田圳共用河道),
至於照片中央的箱涵出口,
是一條從成功嶺與山頂聚落來的排水溝。
另一邊看過來,
右邊是學田路四號橋,
水門通往王田圳,
左邊是學田路三號橋,
是一條分流的起點,
這條分流後來又匯回同安厝排水。
上游方向。
水很多,
多是從王田圳來的。
這一段同安厝排水與王田圳共線的河道,
這四棵木棉是最明顯的地標。
東埤橋上游方向。
右邊是王田圳,
左邊是同安厝排水,
山溝與水圳的水量差別相當明顯。
同安厝北巷橋下游方向。
同安厝北巷橋上游方向。
左邊是同安厝排水,
右邊是一條從北邊來的灌溉溝,
由於匯集不少灌溉水,
所以扣掉之後......
同安二號橋下游方向。
因為拍照時是乾季,
水很少,
都快變成草原。
題字。
也沒多久,
不過橋看起來很老舊。
同安二號橋上游方向。
「同安二号橋」上游方向。
各位沒看錯,
跟上一座橋撞名,
兩座橋相距約120公尺。
就差一個「号」字,
真詭異。
根據排水規劃報告、橋梁普查報告等,
都說這座橋的名稱是「同安一號橋」,
至於問題在哪,
請洽林柏榕。
「同安二号橋」下游方向,
河中有堆石圈地種蕹菜。
當然啦,
去過上游的人,
絕對不敢吃。
同安橋(忠勇路)下游方向。
這是九年前的照片,
跟現在比起來,
幾乎沒什麼變。
至於上游的變化,
待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