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過,
潭子區大豐里與大富里、神岡區三角里、豐原區社皮里與三村里等地河圳最複雜,
我都稱做「黑洞」。
最近整理舊資料,
又再調查過多次,
目前算是較為清楚。
這個區域內的圳溝,
目前介紹過的有社皮分線牛埔、社皮分線三角、社皮分線大埔厝、郭厝內分線、腳白筍溝第一汴、腳白筍溝第二汴、四尺八分線等七條。
此外,
還有兩條由四尺八分線分出的圳溝未介紹,
由於找不到名稱,
暫時稱作「五欉榕溝」、「三和路東側溝」。
這是在豐原區豐原大道一段,
三村里活動中心斜對面,
右邊是四尺八分線,
左邊則是「五欉榕溝」。
以前這裡很混亂,
目前水利相關單位似乎有清理過。
下游方向,
溝一開始很小。
上游方向。
由於分出一些灌溉溝,
水相當少,
後來部分灌溉水有流回來。
豐栗路下游方向。
各位沒看錯,
不到60公尺竟然變成大排水溝。
右邊是三和路354巷114弄。
周邊出現很多工廠,
水質也開始惡化。
前方是溝仔墘五欉榕福德祠,
這條圳溝剛好通過廟前。
這座福德祠有五棵百年老榕樹,
遠看相當壯觀。
下游方向,
右邊是三和路354巷97弄。
下游方向。
沿途水草很多,
這大概是這一帶圳溝的特色。
潭雅神自行車道上游方向,
水很少。
潭雅神自行車道上游方向。
水變多?
事實是因為前方要分水灌溉,
設有攔水壩,
所以蓄積很多水。
圳溝後方是一座名叫金石鎮的新社區。
我還是比較欣賞以前的名子:「水竹居」
前方是「五欉榕溝」,
匯入由左往右流過的四尺八分線,
地點在潭富路二段160巷路旁。
這條圳並不長,
大約1200公尺,
但很迅速的由小灌溉溝轉變成大排水溝。
灌排兩用,
也代表水汙染的問題一直存在。
昨天調查時,
路上還看到台中市政府水利局的包商在溝底不知在幹什麼,
這不是台中農田水利會的給水路與農田排水?
總之很奇怪,
看來大概又是一筆爛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