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區竹仔坑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去過,
軍營、舊庄、眷村的混和至今印象深刻,
當然現在已經有很多變化。
2009年在「臺灣水圳文化網@Sinica」,
可以線上觀看1965年出版的「豐榮農田水利會灌溉區域圖」。
雖然解答了很多疑問,
但新增很多問題......
這是節錄自「豐榮農田水利會灌溉區域圖」。
「M21」是一條名為黃竹坑圳的水圳,
很明顯,
這不是銀聯一村與竹仔坑舊庄之間的臭水溝?
為了這條臭水溝,
調查好幾次,
不過因為沒有詳細的圳路圖,
每次都只能破解一點線索。
至於下游在塗城舊庄的部分,
因為軍方教練場將圳路阻斷,
那更是只能瞎猜。
去年拿到一本「臺中市十九甲地區(含大里、太平區)及大里工業區易淹水區域檢討規劃」,
根據內容顯示,
「黃竹坑圳」已經變成「健民排水」。
上游不再連接舊圳頭,
換成一條山溝,
下游提早結束,
改道匯入草湖溪。
最近根據檢討報告中的地圖,
再度前往調查,
終於補足一些疑點,
該是介紹的時候。
黃竹坑圳以前的圳頭因該就在這地點。
因為九二一地震地層錯動,
加上地震後河水下切,
已經無法引水。
這是健東路路旁,
障礙物太多看不到圳頭。
這地點接近黃竹坑口,
或許才被稱作黃竹坑圳。
健東路52巷上游方向,
右邊的洞是黃竹坑圳的舊圳溝,
左邊是一條山溝。
由於圳頭已經廢棄無法供水,
目前已經成為這條山溝的排水溝。
健東路52巷下游方向。
上游方向,
這在健行路路邊看到的情況。
根據當地居民的說法,
以前生態相當豐富。
這地點一分為二,
右邊是健民排水南支線,
左邊是黃竹坑圳(健民排水北支線)。
根據當地居民的說法,
健民排水南支線以前就有,
所以有可能是當年黃竹坑圳的排水道。
上游方向。
健行路86巷上游方向。
這是青果運銷合作社的集貨場,
現場只看得到水溝蓋。
健民路上游方向,
黃竹坑圳成為銀聯一村與竹仔坑舊庄之間的界溝。
健民路下游方向。
上游方向。
在健民國小校內被改造成地下箱涵。
練武路上游方向。
出了健民國小,
只在人行道看到一小段箱涵。
目前箱涵是由練武路改道往南匯入草湖溪,
原本更下游的圳溝,
似乎已經消失,
僅在塗城舊庄看到一些疑似的小灌溉溝。
當年看到的臭水溝竟然原先是一條水圳,
真是詭異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