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4日,
市府在市立圖書館大肚分館舉辦「台中學」專區聯合啟動揭牌儀式。
既然搞這麼大,
當然前往幾座圖書館看看。
這是中區分館的「台中學」專區。
館員蒐集這些充場面,
應該花了不少時間。
除了作家的文學書籍,
剩下的真是有夠貧乏,
要什麼沒什麼。
貧乏的原因很多,
長期以來不重視,
政府出版品多是舉辦某展覽後出書,
要不然就是年報、手冊之類,
至於民間出版意願更小,
數量更少。
很難量化比較,
所以下面我換一種方式來看。
下列的表格是我在2011年至今看過的書中,
跟台中學有關的書籍清單,
清單的第一欄是台中市立圖書館的藏書冊數。
冊數 |
作者 |
書名 |
出版 |
5 |
鍾逸人 |
辛酸六十年 |
|
18 |
台中市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 |
神佑石岡好寶地山城信仰滿客鄉 |
客委會 |
28 |
|
南屯鄉土調查 日治時期史料編譯 |
文化局 |
73 |
陳彥斌主編 |
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 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 |
文化局 |
0 |
陳仕賢 |
摘星山莊 |
鹿水文史工作室 |
43 |
陳貴凰、吳政和、張玉欣 |
團圓食光:世界珍奶與臺中茶飲 |
文化局 |
44 |
楊宏祥 |
圳水漫漫:葫蘆墩圳探源 |
文化局 |
43 |
林良哲 |
日月湖心:臺中公園的今昔 |
文化局 |
42 |
廖振富 |
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 |
文化局 |
43 |
吳長錕、賴萱珮 |
海線散步:清水人文地誌學 |
文化局 |
36 |
悲戀之歌 聆賞姚讚福 |
文化局 |
|
5 |
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 |
咚!咚!咚!幸福的聲響 水碓生活故事集 |
文建會 |
0 |
王清乾 |
認識台中 |
王清乾 |
11 |
林佳龍等 |
城市夢想家:從「台中學」看後五都時代的城市願景 |
台灣大台中發展促進會 |
41 |
陳昭如 |
被遺忘的一九七九:臺灣油症事件三十年 |
同喜文化 |
11 |
林惠敏 |
台灣黃麻和麻芛 |
轆溪美學社 |
6 |
張金圓等主編 |
咱的家鄉林厝庄 |
西屯區林厝里辦公處 |
22 |
余如季、王靜儀 |
形神化境 余如季見證臺中一甲子 |
台中市文資處 |
3 |
潘大和 |
台灣開拓史上的功臣 平埔巴宰族滄桑史 |
南天書局 |
1 |
游清松 |
尋找旱溝 四張犁的故事 |
四張犁文化協會 |
43 |
林佳龍 |
城市行動派 |
遠景 |
0 |
楊克煌 |
我的回憶 台魂淚(二) |
楊翠華 |
2 |
張金圓、黃豐隆主編 |
咱的家鄉水堀頭 |
永安國民小學 |
35 |
黃豐隆 |
鄉土之歌 |
台中市文化局 |
0 |
黃豐隆 |
蔗糖歲月 |
台中市文化局 |
23 |
林正珍 |
臺中市樂成宮旱溪媽祖繞境十八庄 |
樂成宮 |
56 |
白棟樑 |
大肚山的菅蓁花 |
台中市文化局 |
0 |
謝雪紅口述 楊克煌筆錄 |
我的半生記 臺魂淚(一) |
楊翠華 |
5 |
蔡金鼎、郭秀珍 |
戲說大坑三兩事 |
光正國小 |
3 |
陳炎正 |
台中縣岸裡社開發史 |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
21 |
范木蘭等 |
蔗田到花香 后里老照片集 |
后里鄉公所 |
0 |
劉淑芬等 |
第一屆太平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 |
太平市鳥榕頭文化學會 |
6 |
廖瑞明等 |
第二屆太平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 |
太平市鳥榕頭文化協會 |
2 |
吳雪如等 |
第三屆太平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 |
太平市鳥榕頭文化協會 |
7 |
張義仲總編輯 |
太平市老照片專輯 |
太平市立圖書館 |
10 |
余益興 |
太平心太平情:太平鄉土開發與社會變遷之調查研究 |
必中出版社 |
26 |
黃國斌編著 |
生根 深耕:台中縣大里市史料暨產業文化專輯 |
大里市農會 |
3 |
許彩梁 |
悠遊頭汴坑溪:溪流自然生態觀察手冊 |
天主教上智基金會 |
1 |
台中市大坑文化協會 |
走過軍功寮庄 |
台中市大坑文化協會 |
4 |
徐岳文、李璟泓、邱麗蓉 |
新社鄉聚落伯公與老樹傳奇故事 |
中縣白冷圳社區總體促進會 |
7 |
大里市志編纂委員會 |
大里市志 |
大里市公所 |
24 |
鄭清海、王美鳳 |
探訪大安(三)足跡 探訪大安人文生態之美 |
大安鄉公所 |
1 |
董倫岳 |
咱懷念梧棲街新高港 老相片專輯 |
梧棲鎮公所 |
0 |
|
尋訪老樹 台中市珍貴老樹觀光護照 |
臺中市建設局景觀工程課 |
0 |
黃秀政 |
戰後大里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1945-1997) 附冊 |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
17 |
雷養德 |
發現道卡斯 大甲老照片專輯二 |
大甲鎮公所 |
18 |
黃秀政 |
戰後大里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1945-1997) |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
14 |
賴志彰撰稿; 黃晴文總編輯 |
臺中縣街市發展:豐原‧大甲‧大里‧內埔 |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
19 |
張慶宗等撰文 |
發現道卡斯:大甲村庄史一 |
大甲鎮公所 |
4 |
張國輝 |
消失的青埔 敘述民國六十五年前後大肚山幾個村落的變遷 |
台中民意雜誌社 |
1 |
陳玉芬 |
水碓三百年 永續生命力 |
台中市政府 |
9 |
陳文玲 |
石岡好寶:石岡仔好客庄 |
客委會 |
4 |
蔡紹斌主編 |
清水第一街‧大街路尋根溯源 |
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
0 |
總編:鐘金水、白天賜 |
古早捕魚曬網咱ㄟ頂寮 |
梧棲區頂寮社區發展協會 |
22 |
倪朝龍等 |
執著與自信的傳奇 藝術家王水河 |
臺中市文化局 |
17 |
張慶宗等 |
探訪大安 河口人文生態之旅 |
大安鄉公所 |
0 |
陳錫冬等 |
沙鹿老照片專輯《第一集》 |
沙鹿鎮公所 |
16 |
柯文成等 |
外埔情懷 老照片專輯 |
外埔鄉公所 |
1 |
張義勝主編 |
尋找台中縣老樹 |
台中縣政府 |
0 |
張蒼松編著 |
提煉時光的情味 林權助攝影集 |
臺中市文化局 |
0 |
張蒼松編著 |
百年足跡重現 林草與林寫真館素描 |
臺中市文化局 |
0 |
何培齊 |
日治時期的台中 |
國家圖書館 |
5 |
林上玉等 |
台中縣文化資產巡禮 |
台中縣文化局 |
4 |
蓁果整合行銷、藍山園藝 |
樹說老蔭 臺中市珍貴老樹 |
台中市農業局 |
12 |
劉益昌 |
存在的未知 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 |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
9 |
總編輯:賴志彰 |
台中縣建築發展(民宅篇) |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
0 |
藍梁文 |
台中市珍貴老樹巡禮 |
台中市政府 |
1 |
大里市樹石協會 |
大里市大樹.老樹.奇樹解說手冊 |
大里市公所 |
31 |
吳長錕等 |
台中縣歷史建築導覽手冊1 |
台中縣文化局 |
53 |
黃豐隆 |
三屯鄉土紀事 |
台中市文化局 |
總共70種,
共1101本。
數量不能說太少,
但是很多書不是沒有就是數量稀少。
除了幾本民間出版之外,
很多是由政府出版,
或是市府補助出版,
理論上這種書應該很多,
真是很弔詭。
我猜大概又是沒將分送各地圖書館當作基本要件,
最後書都做人情送掉了。
這種工作要有長期計畫,
經過長期累積,
才能帶動「臺中學」的研究、閱讀、創作。
至於揭幕之後,
市府的出版政策在哪,
理論上這就不是 HERETIC 的業務範圍,
請洽林佳龍與台中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