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開始使用中研院人社中心製作的地理資訊系統,
最早只有一種臺灣堡圖,
很多解不開的問題都有找的到答案。
這是節錄自「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的圖例。
好幾年前就看到有標示「獨立樹」,
看過這麼多老樹,
當然在圖上尋找比對。
很多都找不到,
不知是1921年當時這些老樹還很小,
還是周邊有別的東西導致不夠「獨立」。
西區後龍聚落旁,
當然是茄苳王公。
後龍茄苳王公。
右邊是大里樹王公,
左邊那棵,
目前當地是沒有樹。
大里樹王公。
這地點在烏日區光明路與中山路一段交岔口旁,
目前已經是汽車修配廠,
難到是傳說中的樹仔腳老樹?
東洋製糖工場就是現在后里區的月眉糖廠,
圖中的「獨立樹」是澤民樹。
月眉澤民樹。
東勢區下城西邊也有一棵「獨立樹」。
印象中沒樹,
應該也消失了。
這棵是北屯區大坑圓環楓香老樹,
那時還沒有開闢圓環。
大坑圓環楓香,
2013年死亡。
大里庄頭有兩棵,
左下角那棵目前沒有樹,
情況不明。
右邊第一公墓北端有一棵,
地點應該是在目前大里路路旁墳墓後方,
看來應該就是耆老口中林爽文舊宅廚房後面的芒果樹。
八七水災時雷擊死亡,
以經不存在。
北屯區水景也有一棵,
地點在現在的軍仁街旁。
現場沒有樹,
沒有資料。
西屯區何厝庄的這一棵,
看來就是耆老口中榕樹公廟的榕樹公。
榕樹公在很多年前就以經倒塌消失,
後來補種的第二代榕樹也在前年杜鵑風災時倒塌移除。
當年南屯溪河道尚未改道,
樹旁的何厝橋目前還留有橋頭柱與護欄。
第二代的榕樹公。
這是北屯區廍子里芒果樹福德宮芒果老樹,
當年大坑溪還未改道,
地形與現在差異很大。
廍子里芒果樹福德宮老芒果老樹。
前年蘇迪勒風災後,
這張照片中的景觀以經難以恢復。
這棵是北屯區長生巷水汴頭福德祠的老榕樹。
目前福德祠的榕樹雖然也是老樹,
不過並不是這一棵,
地圖上標示的應該是更早的第一代那棵。
第二代水汴頭福德祠老榕樹。
根據「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在台中市的範圍內找到有標示13棵「獨立樹」,
經過96年後目前只存活四棵。
應該還有其他的「獨立樹」沒被找到,
仍須繼續尋找。
至於消失而且沒有資訊的樹木,
大概是更困難的一項研究。
附註:截圖的來源為中研院人社中心臺中市百年歷史地圖